行業新聞
泰安大道!新景點起航,集旅游、文化、歷史、
泰安大道景點系列介紹之(一)
泰安大道位于泰安高鐵新區南片區中部,是城區南北主干道路“縱一路”的中心綠帶,兩側為機非車道、隔離綠帶等。北起泮河大街,南至橫三路,,總長度約2069米,寬度為25.2米,總用地面積5.21公頃,共分七個段區,每段200至300米。此工程于7月15日開工預計10月底完工。
泰安大道為歷史文化景觀大道,是高鐵南片區的三條主軸之一,南北向打通泮河公園及高鐵運動公園,東西向與民俗商業街形成交匯,周邊毗鄰濱水居住組團、商務組團、養生組團與文教組團,以居住用地、商業用地與教育用地為主,因此,泰山文化大道在功能上不僅限于道路中的交通綠帶,更起到休閑、教育、展示作用。
泰安大道不僅與城市環境高度和諧,更將賦予新城以不同尋常的風貌與靈魂,大道將提升城市的品位,打造泰安這一中國乃至世界文化遺產城市的嶄新名片。力求將復雜的歷史事件和文化現象審美化的表達出來,使市民游客徜徉此地,享受一次精神的游歷過程。
總體定位:
泰山文化展示帶、泰山歷史發展軸、文化遺產展示廊、封禪文化紀念園、泰安名人典故園、新城中央公園、新城休閑生活帶。
結構:
一點領六帶,一脈傳千年
一點:毗鄰泮河的最北段為文化大道的起始端,設計主題展示亮點——封禪廣場,作為整個文化大道的引領,以封禪起源,炎黃聯合、龍鳳呈祥為主題,講述上古時期封禪的歷史。
一脈指的是整個封禪歷史的文化脈絡。
六帶:自環一路到橫三路的六個綠帶區段,將自秦至清代的封禪祭祀的事件作為單元景點融入其中,主要包括祖龍登壇、漢武封功、光武祈福、雙圣巡游、明皇記銘、真宗尋瑞、康熙祭祀、乾隆賜寶等。
空間:
文化大道汲取傳統古典園林“開合收放”與“軸線對稱” 的禮制思維,借鑒歷代園林宮殿傳統的空間構成。結合現代景觀的設計手法,序列中變化,主要景點與次要景點、功能節點結合,既層層遞進,又曲折迂回,雕塑、構筑、綠化、水景、廣場形成一個統一與變化結合的游賞空間。
根據縱一路的道路標高設計景觀高程,結合北低南高、坡式較為緩的特點,文化大道步行空間順應道路,以主景雕塑構筑為中心,結合視線對景,做跌級水景及抬高與半下沉空間,力求因地制宜、起伏有序,使游人能在綠帶空間中步移景異,感受變化。
交通:
整個大道行成三級交通動線,外側為2米的林下人行交通步道,中部為寬度不等的游賞休憩園路,內部為開闊的中央觀景軸線。根據人流與車流要求,間隔設置兩側連接通廊,并在路口設置緩沖綠島空間。
疏導控制人流與交通,大道形成安全豐富的步行空間,在綠化景觀圍合間徜徉,感覺舒適。
功能:
主次景點等級分明,中心展示景點與軸線上的休閑、娛樂、教育景點環環相扣,滿足各類人群使用功能。
設施分布:
按照:滿足服務半徑、以人為本、等級分布的原則,在每個節點附近布置各類設施,為游客提供方便。另外提供零售小商業、室外衛生間等移動服務。
后續將為您介紹景點內容及定期展示建設過程敬請觀閱轉發。